内容资讯

人民日报评母婴室改育婴室引热议,凸显电子门牌的必要性
日期:2025-08-26来源:云里物里

近日,国内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将传统母婴室升级为育婴室的做法引发广泛讨论。改造后的育婴室不仅划分出独立的哺乳区与换洗区,方便妈妈哺乳,也允许爸爸进入换洗区为孩子更换尿不湿。这一改变延展了母婴室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覆盖群体,既方便了家庭育婴的实际需要,也有助于鼓励父亲更多参与育儿责任,本是一件好事,却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同声音。

 

支持者认为,育婴室的命名和功能拓展体现了育儿观念的进步。爸爸参与育儿过程,不仅能够分担母亲的压力,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是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提升的表现。而反对者则担忧,当前许多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原本数量不足、配置不全,允许男性进入可能进一步压缩妈妈们的私密空间,甚至导致她们面临不便与尴尬。

 电子门牌.png

双方的争论背后,折射出的核心问题其实是育婴设施资源的总体短缺。事实上,目前我国并未出台强制性法律法规要求公共场所必须配置母婴室或育婴室,建设进程多依赖商场、机场等运营主体的自觉。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地段,开发商建设此类设施的意愿往往不高,导致育婴室在数量和服务覆盖上仍存在明显短板。

 

既然增建育婴室面临现实阻力,那么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单间使用效率,就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这一背景下,推动育婴室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或将成为可行路径。比如,通过引入云里物里电子门牌等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育婴室使用状态的实时更新和在线预约。带宝宝的家长可通过扫码了解育婴室当前使用情况、预约使用时段,并在使用完毕后点击完成,系统自动通知下一位等待者。这样既避免现场苦等或反复奔波,也保护了使用者隐私,极大提升了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

 电子标签.png

而且云里物里电子门牌采用的是电子墨水屏(电子纸)超低功耗,每天刷新3次可以使用6~8年不用维护,蓝牙5.0信息传输也比较能广泛适用于无纸化办公管理。同时,管理系统也可以与各类管理系统做无缝衔接。

 智能电子门牌.png

从更广的视角看,科技赋能公共服务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育婴室虽小,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度之一。以智能化手段缓解资源紧张,既是对民生关切的响应,也是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务实举措。

 

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公共场所意识到育婴设施的必要性,也在政策层面加快出台相关标准与指导规范。而在此之前,利用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显然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眼前的使用矛盾,也为未来育婴空间的扩展与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